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佛洛姆在《愛的藝術中》將他對於愛的想法傳達給世界。這本書可以說是佛洛姆最重要的代表作,從1956年出版至今都是一本對於「愛」這個主題的必讀之作。
幾年前,我就在書店看到《愛的藝術》的宣傳,當時我還不知道佛洛姆這個名字,心想又是一本心靈雞湯。幾年後,當我繞著遠路從社會學一路學到法蘭克福學派,才知道佛洛姆和他的作品,也才知道自己見識的淺薄。
延續《自我的追尋》的討論,佛洛姆在《愛的藝術中》將他對於愛的想法傳達給世界。這本書可以說是佛洛姆最重要的代表作,從1956年出版至今都是一本對於「愛」這個主題的必讀之作。
佛洛姆在其著作中探討了許多個人與社會現象,範圍極廣。也許你不喜歡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,也許你對探討人的破壞性並不感興趣,但是我認為關於「愛」的討論,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。
佛洛姆認為,當代人對愛有三個錯誤想法:
愛並不是被愛的問題,而是主動的給予。從字面上來看,給予似乎就是放棄,但在佛洛姆筆下,給予是富饒的結果,是用和愛自己一樣的力量去愛他人。愛不是互相依賴的共生,而是在保有自我完整與獨立的前提下,主動地與他人結合。
愛也不是對象的問題,而是普遍的、平等的關懷。佛洛姆在書中詳細的解釋了各種愛的樣態,對他人抱持關愛、對孩童抱有將他們引向世界與生命的熱情、對伴侶有深入認識對方,感受對方的可能性的渴望、對權威或信仰,以帶著自信的的尊敬,而不是自卑的臣服的角度去實踐。以及最重要的,是對自己展現出愛。
愛不是墜入情網。愛來自於關心、責任、尊重與了解。
關心是關注所愛者的生命與成長,這與行動和努力是不可分的。責任是能夠並願意回應對方的需要。尊重是接納所愛之人本來的樣子,允許其自由發展。了解是同理他人、深入其內心、與其合一。
建立規律,並藉此培養專注力,專注於單一任務上、專注於自己的想法而不被外界的各種刺激吸引干擾。這個過程是枯燥的,因此耐心也一樣重要,愛的能力不會一蹴而就,需要日日的積累來成長與改變。
但比起上述這些,無上的關心是決定性的條件。當我們將實踐愛的藝術放在心上,我們才能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之中有哪些可以改進的部分,並調整自己。
對待他人要能改變角度思考,對待自己要能避免感情用事。對待事物要謹記真實與自己的預期會有所差距。既不妄自菲薄,也不隨波逐流而拋棄價值觀。用心去愛,感受自己的身體與心智如何回應每個行動與決定。
首先我要討論愛的理論——而這將構成本書的大部分;其次我要討論愛的實踐——而愛的實踐,像其他任何藝術的實踐一樣,能用嘴去說的總是很少。
就像佛洛姆在前言寫道的,《愛的藝術》的大部分篇幅都在探討愛的理論,也就是各種愛的形式與意義,只有在最後的一小部分討論了愛的實踐。畢竟知道方法是一回事,能夠做到又是一回事,知行合一往往是最難的。
佛洛姆的三本著作,分別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如何逃離並掩蓋對自由的追求、忽略自我的獨特性與創造性、以及該如何透過實踐愛來找回對自己和對社會的關懷。但是讀完這三本著作,不代表我們再也不須反思自我;與之相反,我們應該時時檢視自己的知與行。我想用佛洛姆的這句話作結:
最後,學習任何藝術,都要對這門藝術有無上的關心。如果這樣藝術對學習者不是無上重要的東西,他就永遠不能習得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