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情緒能力的3個方法:從健康生活到語言學習

Lisa Feldman Barrett 在其著作《How Emotions are Made》中建議,改善情緒能力的常見方法有:

  • 保持健康生活
  • 體驗新事物
  • 閱讀、寫作和對話

保持健康生活

充足且規律的睡眠、營養均衡的飲食、適度的運動。這些老生常談的習慣能維持我們大腦的認知、自我控制的能力,幫助我們調節情緒而不莽撞地陷入負面思考之中。

體驗新事物

探索自然或人文,獲得更多的經驗。這些經驗能夠作為我們往後面對新事物的準備,加快我們適應新環境或事物的能力,並從中獲得更好的正向體驗。

閱讀、寫作和對話

除了直接透過經驗改善情緒反應,透過文字的形式也能幫助我們更細緻的區分情緒。透過作家的筆觸,我們能對生活經驗做出更精細的區分,或者重構過往的情緒分類。而寫作則是練習表達情緒的好方法,Daniel Goleman 也在著作《EQ》提到情緒表達是情商的5大要素之一,有助於我們抒發內在的感受以及建立社會連結。

另外,學習新語言也是一個好主意,背後的理由和閱讀一樣:能夠拓展我們對情緒的分類。例如在英文中沒有對應「幸災樂禍」的詞彙,但透過引入德文的「Schadenfreude」,使英語使用者也可以表達這樣的感受。

閱讀更多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